1.1特点及适用范围
外包钢加固法是一种以角钢外包于构件四角,角钢之间用缀板连接的加同方法。外包钢加固法分干式和湿式两种情况。湿式外包钢法是在型钢与原构件之间用乳胶水泥或环氧树脂等粘结,使新旧材料之间有较好的协同工作能力,其整体性好,但湿作业工作量大;干式外包钢法是型钢与原构件之问无任何粘结,有时虽填以水泥砂浆,但并不能确保结合面剪力和拉力的有效传递,型钢与原构件不能整体工作,彼此只能单独受力。与湿式外包钢相比,干式外包钢施工更为简便,但承载力提高不如湿式外包钢有效。该法能在基本上不改变原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构件承载力,增大延性和刚度,适用于混凝土柱、梁、屋架和砖窗间墙以及烟囱等结构构件和构筑物的加固。外包钢加固法特别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的轴心和偏心受压构件的加固。
1.2方法要点
1)外包钢法用于现浇框架梁加固时,一般是于梁底两角外包通长角钢及于梁顶板面外包通长扁钢,用以提高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于梁两侧竖向用穿板螺杆,上下两面横向用缀板,形成闭合螺杆箍,用以提高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螺杆和缀板兼有对角钢及扁钢的附加锚固作用。若梁仅受剪承载力不足,可省去通长角钢及扁钢,保留螺杆和缀板,但梁底两角应以短角钢作螺杆和缀板的焊接连接件。
2)外包钢法用于柱加固,当为独立柱时,一般采用“角钢+缀板”搭配方式;当为壁柱时,墙面一侧角钢应改为扁钢,垂直于墙面两侧的缀板改为螺杆,螺杆穿墙于角钢和扁钢连接。
3)外包钢法用于框架节点核心区加固时,一般是采用全封闭焊接钢板外包整个节点区域,并辅以穿透螺栓对拉传递剪力,最后以高压灌注环氧树脂使之结为一体,并充填一切不密实蜂窝、孔洞及裂缝。
4)外包钢钢件于构件结合面间的良好粘结是保证加固结构新旧两部分整体工作共同受力的关键,目前有乳胶水泥粘贴法和后灌环氧树脂法两种粘接工艺。乳胶水泥粘贴法,施工简便,但要求整个操作应在胶浆初凝前完成,适用于工作量不大的小型构件加固;后灌环氧法,适合于焊接工作量较大的大型构件加固,质量易保证。
1.3构造措施
1)外包钢法所用角钢的最小规格,梁和桁架为L50×5,柱为L75×5,其等代扁钢分别为-100×5和-150×5。箍板(缀板)为-40×4,间距≤20i(i为角钢最小回转半径),节点区适当加密。
2)外包角钢两端应有可靠锚固。对于柱,角钢下端应伸至基础顶面,并用“钢筋混凝土围套+植筋”方法锚固于基础,中间穿过各层楼板,上端应伸至加固层的上一层楼板板面,并以加强箍板-150×5封焊。对于框架梁,梁底角钢除应与柱角钢互焊外,尚应焊以等代扁钢直接传力于柱,扁钢斜度≤1:3.当梁柱边齐平时,该侧梁角钢在柱位部分则以等代钢板取代,等代钢板应与梁、柱角钢焊接。
3)外包钢钢件表面应进行防腐防火处理,一般可抹≥25mm厚水泥砂浆或矿棉砂浆。
1.4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1)干式外包钢加固施工工艺:
①用卡具从x和y两个方向将角钢卡贴于构件预定部位,并校准。
②将扁钢箍或钢筋与角钢焊接(搭焊)固定。
③钢架杆件与构件之间的缝隙用1:2水泥砂浆干捻塞紧、填实。外包钢加固,钢架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用1:3水泥砂浆,抹25mm厚保护层。
2)湿式外包钢加固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钻孔植螺栓→粘贴钢板区域混凝土表面处理→钢板现场配套打孔与粘贴面处理→钢板安装固定→配制封缝胶、封缝、埋设灌胶嘴→配制灌注胶、灌胶→固化检验与钢板表面防腐处理。
外包钢加固工程
化学法粘钢板加固技术是利用专用结构胶将处理后的钢板粘贴在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构件表面,使钢板与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粘钢法不仅提高了被加固构件的强度,对构件的裂缝展开及挠度发展也有抑制。
施工工艺流程:卸载→基层处理→预贴→调制结构胶→涂胶→粘贴→固定加压→固化养护→卸支撑、检查、验收→防腐→粉刷